Last Updated on 27 2 月, 2022 by chris@sanyabin.com
有經濟背景的我,在看到這本書時,不禁會直接聯想到賽局理論、囚犯困境等等,回想起那段「賽局人生」,不過那時並沒有聽過原來賽局有分成有限和無限。
因為以往同領域的書籍,不是教科書,就是艱深難懂,所以這讓我很好奇。
而這一篇文章不是單純的摘要內容,還包含紀錄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歷程,也算是為自己小結一下不斷輸入的事物。
同時也希望你能從中獲得一些收穫。
《無限賽局》說書影片
上一篇我們談到《黃金圈Golden Circle》 ,Simon Sinek把人類進步的底層邏輯以三個同心圓描繪出來。
同樣出自於Simon Sinek的無限賽局,想法上和黃金圈有異曲同工之妙,但我在看待這個命題的時候,發現用更大格局的心態來看比較合適。
如果生活是場遊戲,你會怎麼玩?

其實早在30多年前,紐約大學名譽教授James Carse在《 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 》書中就提到無限賽局的概念。
James Carse把生活區分成有終點的遊戲和永遠進行的遊戲,意思就是人生有兩種玩法: 一種是有限遊戲,另一種是無限遊戲,兩種遊戲玩法都可以,不過最後的結果將會大有不同。
- 當有限玩家贏了遊戲時,會再去找下一場遊戲,因為他們擔心一旦沒了遊戲,過去贏來的財富或地位就沒有意義,必須捍衛過去所得來的一切。
- 無限玩家則是放眼未來,他們很少關注過去發生的事情,更多時候是把精力放在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上,以迎接挑戰,目標是讓遊戲一直進行。
- 如果把生活當成是有限的遊戲,有限玩家必須為了適應規則而訓練;但如果把生活視為無限的遊戲,無限玩家會不斷教育自己以適應未知。
- 有限玩家捍衛過去;而無限玩家著眼未來。
- 有限玩家需要的是訓練;而無限玩家需要的是教育。
你想要選擇哪一種遊戲呢?
追逐什麼?生活?還是賽局?
當我們回頭來看社會,似乎完全脫離無限賽局的概念,甚至可以說,浸泡在有限賽局的規則內,因為社會就是一直這樣訓練我們的。
我們從小上學,到出社會,甚至後來創業,始終在「拿好成績」、「衝業績」、「拚市佔」等類似的競爭心態底下成長,也確實成長了不少,獲得矚目、頭銜、地位,但然後呢? 我們就要趕著去找下個比賽、下個客戶、下個項目,於是終於有一天,我們成為了有限賽局下的資深玩家。
任一個新進入者,資深玩家就會訓練著新進入者,應該如何玩這場遊戲,避免破壞規則。
然後又培養更多有限玩家,逐漸建立起一個體制,最後形成文化,然後傳承下去,於是只要有新進入者,以為世界是這樣運轉的,如果抱著無限的思維和有限玩家進行遊戲時,就會出現問題。
有限玩家會為了贏而玩,而無限玩家會為了玩而玩。
兩者會做出完全不同的戰略,造就不同的結果,而你要擁抱哪一種思維、成為哪一種玩家,取決於你的Why – 你為了什麼活著?
「我不會過度重視任何人對我的意見或看法,因為我夠清楚我是誰,和我的一切。」
-Garyvee
這樣我不禁想到網路大神Garyvee,他100%就是無限玩家,他熱愛他所做的一切,也熱愛失敗,因為無限玩家享受的是過程。
有限無限不是二分法
在數學上,我們很容易可以處理無限,讓它們收斂到有限,而我自己在看有限和無限賽局時,有時會陷入二分法的陷阱。
想著「那我不要用有限思維去過生活就好了」說來容易,天真以為這樣就可以直接切換到無限格局,然後可能有意識地利用無限思維來做一件事,等事情多了以後,發現自己又落入有限思維裡。
於是我體認到一件事- 動能。
所有的意識形態,是在意識到自己和有限賽局格格不入的時後,卻又想反抗的理性結果,這種有意識控制的行為不過是曇花一現,要想無限玩這場人生遊戲,要找到可持續性的核心。
所以找到自己有熱情的賽局,實際去感受每一個當下,然後不計較輸贏,持續享受過程,就會悄悄地擁抱無限的思維。
延伸閱讀:
【黃金圈Golden Circle】10萬個為什麼?把你的Why翻出來!原來自私的基因已經有答案 | Simon Sinek
無限之前,請找到著力點
當你了解兩者的差異之後,可能會想要知道如何從有限的思維跳脫到無限思維,或是在有限的思維中取經,我過去也有相同的疑惑,不過當我體認到這件事可以被「圖像化」之後,我就比較有跡可循了。
一般來說我們都是從有限賽局跳脫出來的,所以首先要了解有限賽局內的規則是如何,才有辦法為自己創造無限的賽局,而這邊指的規則,可以是行業的規範、商業指標,也可以是看不見的體制、文化,深深影響有限賽局內的所有玩家。
這讓我想到過去大學學過的微積分有一個很好的解釋,幫助我圖像記憶,之後每當我要使用就會從這個圖形的意義延伸,不過知道大家不想看數學所以我會講白話一點。

可以看到上面圖片,如果要直接計算黃色的面積,是無法算的,因為缺口延伸到無限大,而無限大是無法衡量的,這時需要透過自己假設的a值,再藉由「趨近於無限大的方式來積分計算」,就可以得出答案。
如果你看不懂數學名詞沒關係,這邊只是借用數學來解釋概念而已,而我想表達一個重點- 無限大之前,要有基準點。
面對未知,要找到自己的a值、著力點,這個著力點就如同有限賽局內的規則,所以某種層面來說,有限賽局其實也是我們參考依據,熟悉規則後,要思索著如何創造自己的無限賽局,為自己設新的著力點。
是人生,也是賽局
當我們有了無限思維,要進入到無限賽局的方式有很多。以我為例,我希望建立這個網站,來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,不論是資訊分享、協助教學等,都讓我突破有限規則的限制。
在我所處的無限賽局內,規則由我制定,資源由我去找,而原來所有看似的不可能,都變為可能,當然也仍需要隨時迎接不同的變化和挑戰,而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培養自己的無限思維,融合在有限賽局中學到的各種知識,並了解每個著力點在哪,如何去創造或延伸。
舉例來說,當我訂下每天都要寫一篇文章的目標時,就會需要遵循計畫,不過偶爾會一點「機械化」,感覺重複做同樣的事情,但我心底知道,如果完成目標,我會有更多可能性,也許能在過程中帶來更多驚喜,我就有更多動能去寫文章。
在有限賽局下,找到著力點,培養無限思維。
畢竟無限賽局的概念是讓我們能更清晰地辨認我們所處的狀況,給予我們不同角度看待世界運轉。
所以把無限的思維,運用於生活當中,找到那個著力點,也許,就能撬動整個生命。
別用有限的思維去玩無限的賽局,而應該用無限的思維來迎接有限的賽局。
相關書單
1.《 無限賽局:翻轉思維框架,突破勝負盲點,贏得你想要的未來 》 -Simon Sinek
2.《 先問,為什麼?:顛覆慣性思考的黃金圈理論,啟動你的感召領導力 》 -Simon Sinek
3.《 找到你的為什麼:尋找最值得你燃燒自己、點亮別人熱情的行動計畫 》 -Simon Sinek
《無限賽局》完整影片
延伸閱讀:
【黃金圈Golden Circle】10萬個為什麼?把你的Why翻出來!原來自私的基因已經有答案 | Simon Sinek
今晚我想來點又愛又恨的Uber Eats商業模式 | 損益兩平怎麼算?
【超詳細】商業模式圖總整理 | 1個案分析+3個免費工具+9使用心法大公開!
【總整理】SWOT完整白話分析,提供免費模板+製作工具+Foodpanda範例,讓你1次就搞懂!
【foodpanda範例】10分鐘白話告訴你五力分析是什麼?(含推薦資源+表格整理)
如果對文章內容有任何問題,或是其他想法建議,歡迎在底下留言討論。
【免費支持】如果喜歡我的文章,請不吝給我5下掌聲,謝謝!
寫得很好 推推!
謝謝支持鼓勵!